- 時間:2015.10.28
- 瀏覽量:9
飼料成本短期內的同步大幅下跌雖然是豬價下跌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主要原因。通過9月8日以來的豬價走勢不難看出,本周的豬價暴跌已是40天以來第二次出現,上次是從9月8日跌至9月18日。...
本周全國豬價大幅下跌,河南、山東、河北等北方局部地區(qū)一周之內暴跌0.5元/斤以上,直接跌破8元/斤。于此同時,由于新玉米上市等因素影響,玉米價格也同步大幅下跌,北方玉米主產區(qū)玉米價格從新玉米上市前的1.1元/斤以上暴跌至0.9元/斤以下。由此導致豬糧比價反而上漲并漲破8:1、創(chuàng)2011年9月中旬以來的**點這種罕見現象出現。
飼料成本短期內的同步大幅下跌雖然是豬價下跌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主要原因。通過9月8日以來的豬價走勢不難看出,本周的豬價暴跌已是40天以來第二次出現,上次是從9月8日跌至9月18日,豬價從近18.2元/公斤暴跌至近17.2元/公斤,10天下跌了近1元/公斤,之后保持平穩(wěn)至本周初。本周7天直接從近17.2元/公斤跌至16.4元/公斤,一周下跌了0.8元/公斤。這兩次下跌持續(xù)的時間和幅度驚人的相似!其主要原因均是下游屠宰企業(yè)以需求疲軟為由壓低豬價,傳遞至上游出現恐慌,加劇豬價下跌。
在7月底8月初豬價漲破9元/斤開始,我們就不厭其煩的在周報里建議全國養(yǎng)豬人保持好的心態(tài)、做到不壓欄、不拋售、不恐慌,平靜看待豬價漲跌,不要過度樂觀,也不要過度悲觀。但在屠宰企業(yè)出現壓價的時候仍然出現了恐慌、殺跌的惡性循環(huán),這簡直讓人欲哭無淚!真不知道這個大集體何時才能有一個平靜的心態(tài)!
在這暴跌的一周中還有一個被高度關注的原因是進口豬肉。在8月下旬河南鄭州和漯河順利成為豬肉進口的兩個內陸口岸,而且兩者吞吐量均為40萬噸級,而我國一年的豬肉進口量才50萬噸左右(不含豬下水)。河南地處中原,不僅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而且是全國最主要的糧食主產區(qū)和人口大省,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使其已經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大省,并替代十年前“川豬安天下”的四川省,成為生豬調出大省。生豬養(yǎng)殖量大、規(guī)?;潭雀咭渤晒悠饋砹撕幽媳镜氐纳i屠宰和食品加工企業(yè),走出了像雙匯、眾品這樣的**企業(yè)。但和低于國產豬肉近50%的進口豬肉相比,若能順利獲得進口豬肉,企業(yè)逐利的本性會讓其毫不猶豫的選擇進口豬肉,采購、屠宰國產生豬的量必將受到影響。正如20年前的大豆一樣,靠國產大豆養(yǎng)大的民族油脂壓榨企業(yè),最終在利益面前毫不猶豫的拋棄了養(yǎng)大他們的國產大豆農。
但責怪生豬屠宰企業(yè)毫無意義,(況且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fā),政府希望合理利用**市場,減輕國內環(huán)境的壓力)。因為逐利本就是企業(yè)的本性,任何行業(yè)都有這樣的企業(yè)。正如部分養(yǎng)豬人明知瘦肉精、病死豬肉危害人的健康,依然會使用瘦肉精,依然會把病死豬肉賣給小刀手一樣。在一個缺乏信仰、信用體系、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的社會,這種現象無法避免!屠宰企業(yè)選擇進口豬肉還是國產豬的這一轉變,會通過對價格的影響傳遞到上游的養(yǎng)豬生產結構,甚至飼料業(yè)。
所以,還是兩個多月前的那些話,放棄豬價破10的念頭,平靜心態(tài)看待豬價漲跌,不要過度樂觀也不要過度悲觀。即使有進口豬肉影響,玉米價格的下跌和成活率的提高已經讓我們的成本大幅下降,同時前期母豬存欄的大幅下降使得短期內豬肉的供應不可能達到飽和、過剩狀態(tài),而且天氣轉冷后需求將逐漸好轉。當前豬價基本已無下跌空間,有望在短期內便止跌企穩(wěn)。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您對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存在疑問,請立即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將迅速回應并做出處理